舒云网

啰唝曲六首·其三

〔唐代〕刘采春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译文及注释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切勿嫁作商人妇,常把金钗当占卜的金钱。
卜钱:占卜的金钱。金钱两面的图案不同,古人以为投掷金钱,观察它落地后的状况即可预测吉凶或归期。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每天都在江口盼望,几次都错认他人船。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38-339
2、刘冬颖.中国古代才女诗词.北京:中华书局,2014:91-93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切勿嫁作商人妇,常把金钗当占卜的金钱。
每天都在江口盼望,几次都错认他人船。

注释
卜钱:占卜的金钱。金钱两面的图案不同,古人以为投掷金钱,观察它落地后的状况即可预测吉凶或归期。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38-339
2、刘冬颖.中国古代才女诗词.北京:中华书局,2014:91-93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全唐诗》录”啰唝能六首》,以刘采春为作者,而元稹诗中只说她“能唱”,”云溪友议》则说“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当代才子所作”,接着举引了她所唱的歌词七首,其中六首五言的与”全唐诗》所录相同,另一首七言的却是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诗人于鹄的”江南能》。因此,这”啰唝能》虽是刘采春所唱,却不一定是她所作。胡应麟”诗薮》指出六首中的“四首,工甚,非晚唐调”,并说:“今系采春,非也。”刘采春究竟是不是此能的作者,难以确证。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大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能》。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能》云:“啰唝犹来罗。”“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当时,商人妻子的婚姻生活,已成了一个广泛的社会问 题。大批商人长期远行在外做生意,大量的妇女被留守家中,怨妇成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刘采春的歌能很好的把这些怨妇的心情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啰唝能》出现的社会基础。

1、刘冬颖.中国古代才女诗词.北京:中华书局,2014:91-93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43-745
3、魏丕植.读刘采春.黄河之声,2012(18)

赏析

这首诗写商妇因盼归不归而产生的怨情。第一首怨水恨船,当然并不是真正怨恨所在,到第三首才点出真正怨恨的对象原来是她的夫婿,而夫婿之可怨恨,因为他是“重利轻别离”的商人。商人去后,自然盼其归来,而又不知归期何日,就只有求助于占卜。

《云溪友议》所举刘采春的唱词中有一首于鹄的《江南曲》,后两句是“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也写占卜归期。这里用金钗代替金钱,想必为了取用便利,可见其占卜之勤。而由于归期无定,就又抱着随时会突然归来的希望,所以在占卜的同时,还不免要“朝朝江口望”。但望了又望,带来的只是失望,得到的只是“错认几人船”的结果。这位少妇既以金钗权当卜钱,又朝朝江口守望,足以说明其望归之切、期待之久,而错认船后的失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43-745
刘采春简介

刘采春

刘采春,淮甸(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可见她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刘采春的诗词(2首)>>

猜您喜欢

怨诗

唐代孟郊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早春行

唐代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宫怨

唐代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