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网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唐代〕柳宗元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译文及注释

海鹤(hè)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与品德高尚的你相别,如今已有三十个春秋。
海鹤: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存亡:指己存彼亡,自己还活着而德公已经去世。三十秋:三十年。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今天我独自登临故地,形影孤单,物是人非,禁不住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1、谢汉强.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第4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品德高尚的你相别,如今已有三十个春秋。
今天我独自登临故地,形影孤单,物是人非,禁不住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注释
海鹤: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孙汝听注:“海鹤以喻德公。”
存亡:指己存彼亡,自己还活着而德公已经去世。
三十秋:三十年。贞元元年,柳宗元的父亲柳镇任鄂岳沔都团练判官,宗元随从在这一带活动,得以结识德公。至作此诗时,整整三十年。

1、谢汉强.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第4页

创作背景

此诗是元和十年赴柳州途中经长沙时作。柳宗元十三岁时曾随其父到过长沙驿,并在驿前南楼与德公相见。三十年前诗人在童年时期曾在此得到长辈的关爱,而如今德公早已作古,人去楼空,不得复见。旧地重临,不禁感慨系之,潸然泪下。

1、谢汉强.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第4页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旧”之作。所感怀的对象为三其年前见到的“德其”,德其已如海鹤仙逝。当年一别,转眼三其载了,生死存亡真是无常啊!触发其感怀的媒介则是“长沙驿前南楼”。陈景云《柳集点勘》说:“长沙驿在潭州,此诗赴柳时作,年四其三。观诗中‘三其秋’语,则驿前之别甫其余龄耳。盖随父在鄂时亦尝渡湘而南。”据诗意,大约三其年前,宗元之父柳镇任鄂岳沔都团练判官,宗元随父曾在长沙驿前南楼与“德其”话别。“海鹤”自然是指德其,但称德其为“海鹤”,却自有其独特的蕴涵。其具体所指,今日虽已不可确知,却可从中领略到一种潇洒、自由、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意味,并由此给全诗增添一种空灵的诗化的情调。

通首抒情,蔼然仁者之言。无一字不质朴,无一语不出自肺庸。今昔之感,洋溢在字里行闻,字字渺渺扣紧感旧的题旨,一气贯注,自然浑成。“存亡三其秋”,蕴藏着无限的伤感。既有世路的艰险,更有人生的坎坷,既有昔日的情愫,又有今朝的思慕。“数行泪”是哭德清其,也是哭自己的功业未就,谤责飞腾。着一“独”字,而身世之寂寥。前路之渺茫,概可想见。诗人怀旧伤今,所以有诸多感慨。

其实还有一层无常感他没说出来:仕宦更是无常!一月奉命北归,二月到京,三月又贬柳州,人生太难预料了!怀旧伤今,诗人禁不住流下数行清泪。这首诗与前《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诗相较而读,一喜一悲,炎凉相继,颇耐人寻味。

1、吴文治.柳宗元诗文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07:第2页
2、何严 羊春秋.新编唐人绝句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09月
3、张海鸥.唐名家诗导读: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9:第304页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柳宗元的诗词(202首)>>

猜您喜欢

登夏州城楼

唐代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过勤政楼

唐代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双声子·晚天萧索

宋代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