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网

城西陂泛舟

〔唐代〕杜甫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译文及注释

青蛾(é)(hào)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青蛾皓齿的美人们站在楼船上,她们吹出的横笛短箫的悲声传的又高又远。
西陂(bēi):即渼陂,古代湖名,在今陕西户县西,汇聚终南山各处的谷水,向西北流入涝水。一说因为水味美得名,一说所产鱼味美得名。泛舟:本义指船漂浮在水上,后多指划船。青蛾皓齿:青黛画的眉毛和洁白的牙齿,泛指美人。楼船:高大有楼的船只,远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外观高大巍峨,一般甲板上有三层建筑,甲板建筑的四周还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士兵往来,甚至可以行车、骑马。远天:高远的天空。这里指音乐声传的又高又远。

春风自信牙樯(qiáng)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象牙装饰的帆樯在春风中徐徐而动,锦彩做的缆绳在春日里缓缓牵动着船只。
自信:自任,指任由春风吹动。牙樯:用象牙装饰的帆樯。迟日:指春天,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徐看:慢慢的看。锦缆:用锦做的船缆。牵:缆绳牵动船只。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cù)飞花落舞筵(yán)
鱼儿游动的细浪中映出歌者手中扇子的倒影,燕子踩落的飞花飘落在歌舞的席子上。
鱼吹细浪:细浪好像由鱼儿吹出。歌扇:歌者以扇遮面。歌扇是唐朝舞乐中的常用之物。蹴:踩,踏。舞筵:跳舞时铺在地上的席子或地毯。筵,竹席。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没有荡桨的小船,哪里会有上百壶如泉的好酒送到楼船上来。
不有:没有。荡桨:划动双桨。

1、苏小露注评.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杜甫:崇文书局,2017-01:第89-91页
2、奥森书友会编.大美中文课之唐诗千八百首 中.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01:第447页
3、(唐)杜甫著.杜甫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06:第31-32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蛾皓齿的美人们站在楼船上,她们吹出的横笛短箫的悲声传的又高又远。
象牙装饰的帆樯在春风中徐徐而动,锦彩做的缆绳在春日里缓缓牵动着船只。
鱼儿游动的细浪中映出歌者手中扇子的倒影,燕子踩落的飞花飘落在歌舞的席子上。
没有荡桨的小船,哪里会有上百壶如泉的好酒送到楼船上来。

注释
西陂(bēi):即渼陂,古代湖名,在今陕西户县西,汇聚终南山各处的谷水,向西北流入涝水。一说因为水味美得名,一说所产鱼味美得名。
泛舟:本义指船漂浮在水上,后多指划船。
青蛾(é)皓(hào)齿:青黛画的眉毛和洁白的牙齿,泛指美人。
楼船:高大有楼的船只,远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外观高大巍峨,一般甲板上有三层建筑,甲板建筑的四周还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士兵往来,甚至可以行车、骑马。
远天:高远的天空。这里指音乐声传的又高又远。
自信:自任,指任由春风吹动。
牙樯:用象牙装饰的帆樯。
迟日:指春天,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徐看:慢慢的看。
锦缆:用锦做的船缆。
牵:缆绳牵动船只。
鱼吹细浪:细浪好像由鱼儿吹出。
歌扇:歌者以扇遮面。歌扇是唐朝舞乐中的常用之物。
蹴:踩,踏。
舞筵:跳舞时铺在地上的席子或地毯。筵,竹席。
不有:没有。
荡桨:划动双桨。

1、苏小露注评.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杜甫:崇文书局,2017-01:第89-91页
2、奥森书友会编.大美中文课之唐诗千八百首 中.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01:第447页
3、(唐)杜甫著.杜甫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06:第31-32页

赏析

此”写皇家的豪华生活。仇兆鳌《杜”详注》:“此泛陂而志声妓之盛也。”

首联首句“青蛾皓齿在楼船”中的青蛾皓齿指船上的家妓或歌妓。在古代,携妓出游,是所谓“雅事”。青蛾,当时仕女的青眉并不是”后世那样细细弯弯的,而是用青黛涂描得很大,呈瓜子状斜峙,如同两只青蛾,故称。这在唐代的《簪花仕女图》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次句“横笛短箫悲远天”,由于笛声音色高亢哀厉的缘故,古人经常用“悲”之类的词来形容笛箫之声(特别是笛声)优美。例如江总”:“横笛短箫凄复切”(《梅花落》)。杜甫在七律《吹笛》”中也写道:“谁家巧作断肠声”。横笛相传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府。唐代笛子横吹,是没有笛膜的。杜甫曾有”:“晚来横吹好”(《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所指即吹奏这种横笛。

颔联:“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明朝颜廷榘《杜律意笺》:象牙作帆樯,此乐府之侈词;锦彩为舟缆,此甘宁之侈事,皆属借形语。这里所说的“甘宁之侈事”,见于《三国志·吴志·甘宁传》:甘宁住止,常以缯锦缆舟,去辄割弃,以示奢(引自《太平御览》卷77乎)。

颈联出句“鱼吹细浪摇歌扇”的鱼吹,仇兆鳌注认为典故出于《列子》,但查《列子·汤问》,有“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只见“鱼跃”,而未见“鱼吹”。尽管出处未知,“鱼吹浪”后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用法,被清朝杨林兰选入用于教初学者的《声律发蒙》:“落叶缤纷鸟出林,浮萍聚散鱼吹浪”。联系到下句来看,很有可能是当时天气闷热,气压低,所以这时候一些情里的鱼儿连连透出情面吐泡泡(即所谓“鱼吹”),有的还纷纷跃出情面。对句中的“燕蹴飞花”进一步证实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因为气压低,当时燕子也就飞得极低,这样才有可能杜甫近距离观察到“燕蹴飞花”。这种气候情况易发生在麦收前后(阳历6月份左右),特别是第一场大雨来临之前。“燕蹴飞花落舞筵”与“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绝句》)的景象很相似,看来当时的燕子准头很好,既能踩到飞花,又能击到飞虫。同时也可以看出杜甫对生活观察很细致。杜甫很喜欢燕子,在”中共歌咏76次,而且又有”专门写燕子,其中一首为七律。

尾联“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写小舟送酒,用反问句。清朝边连宝指出:“小舟送酒,若用正说,便味短而少力。”(《杜律启蒙》)

此”颌联、颈联均失粘,是一首拗体七律。不过,此时的作品和杜甫后期(特别是入夔州以后)的有意为之拗体七律意义不同。仇兆鳌《杜”详注》:“盛唐七律,尚有宽而未严处。此”“横笛短箫悲远天”,次联宜用仄承,下云“春风自信牙樯动”,仍用平接矣。如太白《登凤凰台》”,上四句亦平仄未谐,此才人之不缚于律者。在中晚则声调谨严,无此疏放处,但气体稍平,却不能如此雄壮典丽耳。”这反映了七律在刚刚成型的初期尚不严谨,而且杜甫本人当时也处于七律创作的学习阶段。

1、百度百科.城西陂泛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杜甫居于长安杜城之时。西陂是当时的游览胜地之一,诗人咏的是所泛之舟,而非诗人泛舟游西陂。

1、苏小露注评.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杜甫:崇文书局,2017-01:第89-91页
2、(唐)杜甫著.杜甫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06:第31-32页
3、杜甫著;金圣叹百年 当前.金圣叹选批杜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03:第31页
杜甫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杜甫的诗词(1183首)>>

猜您喜欢

送僧无言归山

唐代司空曙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
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鼙鼓行

唐代韦应物

淮海生云暮惨澹,广陵城头鼙鼓暗,寒声坎坎风动边。
忽似孤城万里绝,四望无人烟。又如虏骑截辽水,
胡马不食仰朔天。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
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见赠

唐代刘长卿

满镜悲华发,空山寄此身。白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
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