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网

登泰山记

〔清代〕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文及注释

  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jǐ)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
  阳:山的南面。汶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在通称山涧。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yǐng)由南麓(lù)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diān)。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cú)(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即年。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磴:石阶。级:石级。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道少半:路不到一半。中岭:即黄岘(xiàn)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天门:泰山峰名。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云:语气助词。几:几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徂徕:山名,在泰安东南。居:停留。

  戊(wù)申晦(huì),五鼓,与子颍(yǐng)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chū)(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yú)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jiàng)(hào)驳色,而皆若偻(lǚ)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五更。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漫:弥漫。樗蒱: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极天:天边。采:通“彩”。丹:朱砂。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

  亭西有岱(dài)(cí),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岱祠:东岳大帝庙。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显庆:唐高宗的年号。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圜:通“圆”。瀑水:瀑布。

  桐城姚鼐记。
  桐城姚鼐记述。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全日制高级中学标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17-119
2、王荣初 蔡一平.清代散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34-139
3、杨荣祥.方苞姚鼐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253-258
4、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34-139
5、钟树芳.明清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注释
选自《惜抱轩文集》(《四部丛刊》影音原刊本)。姚鼐(nài),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
阳:山的南面。
汶(Wèn)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在通称山涧。
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以:在。
乾隆三十九年:即年。
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
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
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
磴(dèng):石阶。
级:石级。
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
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道少半:路不到一半。
中岭:即黄岘(xiàn)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
天门:泰山峰名。《山东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
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云:语气助词。
几:几乎。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
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
居:停留。
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鼓:五更。
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漫:弥漫。
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极天:天边。
采:通“彩”。
丹:朱砂。
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
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
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
岱祠:东岳大帝庙。
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
显庆:唐高宗的年号。
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
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
圜:通“圆”。
瀑水:瀑布。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全日制高级中学标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17-119
2、王荣初 蔡一平.清代散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34-139
3、杨荣祥.方苞姚鼐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253-258
4、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34-139
5、钟树芳.明清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

文言知识

一、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二、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3、五采(“采”通“彩”,五色)

三、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四、一词多义
当: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3. 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1、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名词)

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失(磨灭,动词)

居:
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乘:
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或: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极:
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视:
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坐: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始:
余始循以入(开始)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1、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3、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4、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5、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6、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7、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文章层次

公元1774年冬,姚鼐游泰山后写了《登泰山记》,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经作者精心剪裁,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包含了很大容量。介绍了泰山,叙说了登山经过,描写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综述了名胜古迹。文章既再现了隆冬时节泰山的壮丽景色,又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正文共五段。

第一段先从地理环境落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接着点出泰山最高点日观峰,为后文埋下伏笔。这一段文字,是在作者登泰山之前,用粗笔写出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等几样景色,勾画了泰山有层次、有色彩、动静交织的总貌。简略的轮廓勾勒,线条清楚。

第二段,写他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离京师,乘风雪,历经数县,抵达泰安的经过,以及在这个月的丁未日(即二十八日),与朱子颖登泰山的初程、日期和天气状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他们从南面山麓登山。山道“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瞪,其级七千有余”。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作者一登上山巅,望座座青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汉水和祖徕山、沐浴在夕照中,宛如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很少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尤其是“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这一切令作者心旷神怡,而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第三段是全文的中心。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日(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夕即与朱子颖到日观峰上的日观亭,坐候日出。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一与泰山道上“迷雾冰滑”照应,一派寒冬景象。自日观亭向东望去,山谷中云雾弥漫,即所谓“云海”。太阳出来前是,“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这时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很快这一线异色不断扩张、变幻,成五彩纷呈。这霞光的背景为欲出的太阳蓄了势。太阳出来时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几句描写了太阳正出来,颜色赤红,有红光托着。作者没有写红云幻成半圆形,以极快速度跃出海面的景象,只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生气和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写日出还不就此为止。作者回头西望,日观峰以西诸山,阳光照射到的,呈红色;照不到的,依然白色。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有如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第四段,作者写观日出之后,就写了名胜古迹,泰山上的名胜古迹很多,而作者只选了日观亭附近的一些古迹,加以简要记叙。写时,以日观亭为中心,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的方位记叙得清清楚楚,构成了以日观峰为中心的一组风景图。这些古迹的简介,突出了日观峰自古以来就是泰山的重要游览胜地,游人甚众,周围的古迹也随之而起。

第五段,综述泰山的特点:“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杂树,多松,生石罐,皆平顶。”在三多三少的排列中,着重写了山石的苍黑颜色和平方形状,着重写了松树生于石缝之中和平顶的状貌。这样,用短句写出了鲜明形象,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又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冰雪,无瀑水,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多用两三字短句,简练峭劲。写冰雪处,与前文“大风扬积雪击面”相回应,并以此结束正文。最后一段“桐城姚鼐记”,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1、王荣初 蔡一平.清代散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34-139
2、杨荣祥.方苞姚鼐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253-258
3、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34-139
4、钟树芳.明清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84-790
5、陈振鹏 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941-1

创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1、王荣初 蔡一平.清代散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34-139
2、陈振鹏 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941-1945

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介绍泰山及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第二段):写登泰山的经过。这部分先叙述从京城到泰山的旅程,接着写登山过程,再写到达山顶时所见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三段):写观日出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四、五段):介绍泰山的古迹(建筑群和石刻),以及所见泰山的冬季景色。。

第五部分(第六段):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同时穿插对泰山特点的记述和对所见景观的描绘。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个描写重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

赏析

东岳泰山,巍巍峨峨,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雄踞于齐鲁大地。其实,泰山险不过华山,雄不过恒山,海拔高度在五岳中仅排第三位。学者王克煜认为,它之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与它的地理位置分不开。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此外,泰山之所以被视为五岳之尊,与它在历史上曾具有的浓重的政治、宗教色彩分不开。司马迁《史记》援引《管子·封禅篇》说,上古之时,封禅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后来,历代帝王几乎无不封禅泰山。泰山别名“天孙”,意为天地之孙,主招魂,知人生命之长短,这大概是历代帝王钟情于泰山的重要原因吧。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山。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长,风卷云舒,历来就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为它长啸短吟,为它泼墨挥毫,为它锦上添花。姚鼐也是其中的一位。

姚鼐写过多篇有关泰山的诗文:《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歌》(诗)、《泰山道里记·序》等。《登泰山记》是历代泰山游记中的佼佼者。读这篇游记,我们被作者浓厚的游兴所感染。文人登泰山,多选春秋良时,姚鼐却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线和一个特殊的日子。“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一般人不会穿泰山西北谷抵达泰安,也不可能借机去考察齐长城。姚鼐这位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长城之限”,实地考察古长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作者登山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观日出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三十。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你想,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巅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是不是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作者的语言十分洗练。“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寥寥三十余字,将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饬,朗朗上口。接下来,作者连用“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写出自己的行进路线,语句清晰如水,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作者写景的语言也是非常简练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几句写了泰山雪景、夕阳、云雾,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但又是何等的惜墨如金。作者写日出盛景,用墨极少,却能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再次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是正面描写。“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间接描写。文末描写也是精彩之笔。“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缺一不可。在这篇文章中,这点体现得是很好的。单说考据,文中处处可见。“古长城”、“三谷”、“环水”、“东谷”、“石刻”、“天门”等都是作者考证的内容。也许有的读者会说,作者对自己的内心感情压抑得太过分了,以至于全篇无一句抒情语。我们不好臆测作者当时的心境,但从他写的诗句来看,能够感觉出他是有很多感慨的。但他远不像范仲淹《岳阳楼记》那样尽情抒发。如果不进行一番“考据”,仅从桐城派文章风格上解释这一现象,恐难讲通。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他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此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同上泰山。泰山气势雄伟,风景壮丽,历代文人骚客多在春秋佳日,联袂登山,吟哦题咏,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记》把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的壮观场面真实动人地描绘出来。且记述的是冬日的游历,有别于徐志摩、李健吾、杨朔、冯骥才等诸公的文字,因而显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作者巧妙地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接着,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动身起程那天,“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他悄悄地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来显示峰峦险峻的手法实在高明。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登上山巅,广阔的视野中,山、水、城郭尽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皑皑白雪,照亮南天,鸟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夕照图,真可谓尺幅千里,呼之欲出。

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与子颖至日观峰之日观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浓笔泼墨,分三个步骤:一曰日将出,“云一线异色”;二曰日正出,“须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日出之景,变幻莫测,形诸文字,有些棘手,他却能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而且还把长天、云彩、大海作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壮观。寥寥数语,气势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诗仙李白也在此看过日出,“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虽有特色,却稍有逊色。杜甫途经泰山,赋有《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绝唱。这和姚鼐的“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后,作者又欣然回视西峰,见雪后初晴,日光照射,颜色相杂。这一笔,似乎可削,但它却表现了日出的效果和影响,是绝不可缺少的。

山顶的建筑,山道中的石刻,记叙收放自然,详略有序。这都与登山活动的对象的主次、个人感受的深浅息息相关。最后综述泰山冬景的特点: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众鸟飞绝。用凝练的语言把自己的游览所见归结为“三多”、“三少”、“三无”。结句照应冰雪,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桐城派古文以简洁著称。姚鼐的《登泰山记》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记可写的东西很多,要是信马由缰,洋洋几千字亦不为多。以本文而论,登泰山路见何物,路遇何人,与子颖有何谈论,泰山有何传说,有何感慨,可挑可拣。但作者却只写了“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和“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算是路途所见。他把重点放在登山路径和山顶景物上。他觉得路径复杂而艰难,为后来者着想,需详细交代。山顶奇观,乃众人向往,不可不细细描摹。名胜古迹,土石动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记”自然不可忽略。

历来的大家都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扣题,文章高手总是为突出题“目”而或收或放。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这个“目”,本文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作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作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点,。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本文却发现,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无非在取材上较为自由罢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没有离开泰山,二没有离开“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现方法上,也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没有议论。故本文取材和表现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简洁的文风“言有物”的有力注脚。

用语准确,不事渲染,更无铺陈。以记登山经过而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并能让人悟出作者当时冒风雪,过县城,穿山越岭的艰辛。以描写山顶景色而言,七句话描绘了七个画面:

①“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②“大风扬积雪击面”;
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④“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⑤“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⑦“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可见作者用语何等准确。如写山顶的风,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只用“大风扬积雪击面”七个字,便可使人想见。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日观亭以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写云雾之大。云中山“白若摴蒱”,抓住了形状的特点。“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

写作特点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语言简洁、生动。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姚鼐简介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姚鼐的诗词(11首)>>

猜您喜欢

兰亭集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趣 一作:曲)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时运·其二

魏晋陶渊明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停云·其二

魏晋陶渊明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