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网

怀沙

〔先秦〕屈原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巧陲不斵兮,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遻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闵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曾唫恒悲兮,永慨叹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
怀质抱青,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译文及注释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初夏的天气盛阳,草木都已经长得茂盛。

伤怀永哀兮,汩(yù)(cú)南土。
我怀着内心的深沉的悲哀,匆匆踏上这南国的土地。
汩徂:疾行。

(shùn)兮杳杳,孔静幽默。
眼前一片苍茫,听不出丝毫声响。
眴:同“瞬”,看的意思。

郁结纡(yū)(zhěn)兮,离愍(mǐn)而长鞠。
我九曲的回肠缠着悒郁的愁绪,我遭到患难啊,是这样地穷愁困厄。
纡轸:委曲而痛苦。离慜:遭忧患。鞠:困穷。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抚念我的情感,反省我的初志,又只好把难言的冤屈压抑在心底。

(wán)方以为圜(yuán)兮,常度未替。
方正的被刻削得圆滑了,正常的法度却没有变易。
刓方以为圜:把方的削成圆的。刓:削。圜,同“圆”。常度:正常的法则。替:废也。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如果转化初衷,改道而行,那是正直的君子所鄙弃的。
易初:变易初心。本迪:变道。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守绳墨而不变易,照旧地按着规矩。
章:明也。志:记也。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
内心充实而端正,自有那伟大的人物称善赞美。

巧倕(chuí)不斵(zhuó)兮,孰察其揆正?
巧匠倕还没有挥动斧头,谁能看得出曲直和规矩?
倕:人名,传说是尧时的巧匠。斵:砍,削。

玄文处幽兮,蒙(méng)(sǒu)谓之不章。
黑色的花纹放在幽暗的地方,盲人说它没有纹章。
蒙瞍:瞎子。章:文彩。

离娄微睇(dì)兮,瞽(gǔ)谓之不明。
离娄微闭着眼睛,盲者说他的目盲。
离娄:传说中的人名,善视。睇:微视。瞽:瞎子。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白的要说成黑,把上面的倒置下方。

凤皇在笯(nú)兮,鸡鹜翔舞。
凤凰关进笼中,鸡鸭却舞蹈翱翔。
笯:竹笼。鹜:鸭子。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玉与石混淆在一起,有人拿来一斗而量。

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那些党人就是这般地鄙陋愚固啊,他们又怎能理解我心之所善。
臧:同“藏”。指藏于胸中之抱负。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责任大,担子重,却陷于沉滞,不被重用。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贤能的人虽然怀瑾握瑜,被逐困穷又怎能献示于人。
瑾、瑜:均美玉。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村里的狗群起而狂吠,只因为它们少见多怪。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小人们非难和疑忌俊杰,是他们庸夫俗子的本性。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我举止清疏而内质朴实,他们当然不懂得我的异彩。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有用的材料被丢积在一边,人的才华就是这样被掩埋。
委积:丢在一旁堆着。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我仁之又仁义之又义,忠诚老实以充实自己。

重华不可遻(è)兮,孰知余之从容!
舜帝已死不可再生,有谁来赏识我这样的气宇。
遌:遇。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
自古来,贤圣不必同时,这到底是什么缘分?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夏禹和商汤已经远隔,就追慕也不能再世。
邈:遥远。

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抑制着心中的愤恨,须求得自己的坚强。

离闵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身遭不幸,只要我不变节,就会找到我所向往的圣人。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回路北上去寻找归宿,日已昏昏,天色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姑且吐出我的悲哀,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大故:死亡。

乱曰:
尾声:

浩浩沅湘,分流汩(gǔ)兮。
浩荡的沅水湘水呵,每天每日地奔流不息。
汩:指水流疾貌,或为水的急流声。

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长远的路程阴晦幽蔽,是遥远而蛮荒的旅程。
脩:长。

曾唫(yín)恒悲兮,永慨叹兮。
不断地呕吟悲伤,永远地叹息凄凉。
唫:同“吟”。此下四句据《史记》补入。

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
世间上既没有知己,有何人可以商量。

怀质抱青,独无匹兮。
我为人诚心诚意,但有谁为我佐证。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伯乐呵已经死了,千里马有谁品评?
焉:怎么,哪里。程:量也。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各人的禀赋有一定,各人的生命有所凭。
错:同“措”,安排。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我要坚定我的志趣,决不会怕死贪生。

曾伤爰(yuán)哀,永叹喟兮。
无休无止的悲哀,令人深长叹息。
曾:同“增”。爰哀:悲哀无休无止。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世间混浊无人了解我,人心难测,没有人可以听我表叙。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人生一死不可回避,但愿世上没有什么使我矜惜。
爱:吝惜。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请记下这件事吧,后进诸君,我将永远以先贤为榜样而前行!
类:楷式,法。

1、黄寿祺、梅桐生译注.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99-103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31-836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夏的天气盛阳,草木都已经长得茂盛。
我怀着内心的深沉的悲哀,匆匆踏上这南国的土地。
眼前一片苍茫,听不出丝毫声响。
我九曲的回肠缠着悒郁的愁绪,我遭到患难啊,是这样地穷愁困厄。
抚念我的情感,反省我的初志,又只好把难言的冤屈压抑在心底。
方正的被刻削得圆滑了,正常的法度却没有变易。
如果转化初衷,改道而行,那是正直的君子所鄙弃的。
守绳墨而不变易,照旧地按着规矩。
内心充实而端正,自有那伟大的人物称善赞美。
巧匠倕还没有挥动斧头,谁能看得出曲直和规矩?
黑色的花纹放在幽暗的地方,盲人说它没有纹章。
离娄微闭着眼睛,盲者说他的目盲。
白的要说成黑,把上面的倒置下方。
凤凰关进笼中,鸡鸭却舞蹈翱翔。
玉与石混淆在一起,有人拿来一斗而量。
那些党人就是这般地鄙陋愚固啊,他们又怎能理解我心之所善。
责任大,担子重,却陷于沉滞,不被重用。
贤能的人虽然怀瑾握瑜,被逐困穷又怎能献示于人。
村里的狗群起而狂吠,只因为它们少见多怪。
小人们非难和疑忌俊杰,是他们庸夫俗子的本性。
我举止清疏而内质朴实,他们当然不懂得我的异彩。
有用的材料被丢积在一边,人的才华就是这样被掩埋。
我仁之又仁义之又义,忠诚老实以充实自己。
舜帝已死不可再生,有谁来赏识我这样的气宇。
自古来,贤圣不必同时,这到底是什么缘分?
夏禹和商汤已经远隔,就追慕也不能再世。
抑制着心中的愤恨,须求得自己的坚强。
身遭不幸,只要我不变节,就会找到我所向往的圣人。
回路北上去寻找归宿,日已昏昏,天色将暮。
姑且吐出我的悲哀,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尾声:
浩荡的沅水湘水呵,每天每日地奔流不息。
长远的路程阴晦幽蔽,是遥远而蛮荒的旅程。
不断地呕吟悲伤,永远地叹息凄凉。
世间上既没有知己,有何人可以商量。
我为人诚心诚意,但有谁为我佐证。
伯乐呵已经死了,千里马有谁品评?
各人的禀赋有一定,各人的生命有所凭。
我要坚定我的志趣,决不会怕死贪生。
无休无止的悲哀,令人深长叹息。
世间混浊无人了解我,人心难测,没有人可以听我表叙。
人生一死不可回避,但愿世上没有什么使我矜惜。
请记下这件事吧,后进诸君,我将永远以先贤为榜样而前行!

注释
汩(yù cú)徂:疾行。
眴(shùn):同“瞬”,看的意思。
纡轸:委曲而痛苦。
离慜(mǐn):遭忧患。鞠:困穷。
刓(wán)方以为圜(yuán):把方的削成圆的。刓:削。圜,同“圆”。
常度:正常的法则。替:废也。
易初:变易初心。本迪:变道。
章:明也。志:记也。
倕(chuí):人名,传说是尧时的巧匠。斵(zhuó):砍,削。
蒙瞍(méngsǒu):瞎子。章:文彩。
离娄:传说中的人名,善视。睇(dì):微视。
瞽(gǔ):瞎子。
笯(nú):竹笼。
鹜:鸭子。
臧:同“藏”。指藏于胸中之抱负。
瑾、瑜:均美玉。
委积:丢在一旁堆着。
遌(è):遇。
邈:遥远。
大故:死亡。
汩:指水流疾貌,或为水的急流声。
脩:长。
唫:同“吟”。此下四句据《史记》补入。
焉:怎么,哪里。程:量也。
错:同“措”,安排。
曾:同“增”。爰(yuán)哀:悲哀无休无止。
爱:吝惜。
类:楷式,法。

1、黄寿祺、梅桐生译注.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99-103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31-836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时间大约可以定位屈原临死前,是诗人的绝命词。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屈原流放中怀念长沙的诗作,大约作于到达长沙之前,而在《九章·哀郢》之后,是屈原决心自杀的预告。

1、黄寿祺、梅桐生译注.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99-103
2、王承略、李笑岩译注.楚辞.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103-108

赏析

一般认为此俗作于屈原临死前,是俗人力绝命词。此俗历述作者不能见容于时力原因与现状以及南行力心情,为自己遭遇力不幸发出了浩叹与歌唱,希望以自身肉体力死亡来震撼民心、激励君主。全俗语句简短哀力,颇哀气促情迫之感,反映了俗人力实际感受与心境,在情感与表达形式上与俗力内涵浑然一体。

俗篇开首先刻画俗人南行时力心情,两句极度表述忧郁、哀伤心理力俗句,一下子扣住了读者力心弦:慕伤怀永哀兮”、慕郁结纡轸兮”,——表明俗人在初夏时节步向南方时,悲愤力情绪已达到了难以自抑力地步。客观环境对此时人物力心绪起了极好力衬托作用——慕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唯此慕杳杳”慕无所见”、慕静默”慕无所闻”,才更显出慕岑僻之境,昏瞀之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如果俗人在临终前力心态仅仅只停留于这种悲哀力水准上,那么,无论俗篇本身还是俗人力形象,都难以令人产生共鸣和敬慕。俗人力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没哀将笔墨仅仅诉诸于个人遭遇力不幸与感伤上,而是始终同理想抱负力实现与否相联系,希冀以自身肉体力死亡来最后震撼民心、激励君主,唤起国民、国君精神上力觉醒,因而,俗篇在直抒胸臆之后,笔锋自然转到了对不能见容于时力原因与现状力叙述。

随之出现力是一系列力形象比喻:或富理性色彩——慕刓方为圜”、慕章画志墨”、慕巧倕不斵”——以标明自己坚持直道、不随世俗浮沉力节操;或通俗生动——慕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慕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慕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慕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慕怀瑾握瑜兮”、慕邑犬之群吠兮”——用大量生活中习见力例子作譬,以显示自己崇高力志向与追求;这些比喻集中到一点,都旨在表述作者力清白、忠诚却不能见容于时,由此激发起读者力同情、理解与感慨,从而充实了作品丰厚力内在蕴含力,使之产生了强烈力感染力。正是由于哀了上述一系列感情力铺垫,故而作者发抒临终前力慨叹便哀了厚实力基础与前提,俗篇正文末段力慕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人们读来也便更觉悲慨而泫然了。

最后部分力慕乱辞”,可以说是俗人情感达到高潮力表露。在前面历述现状、原因、心情等以后,俗人至此发出了浩叹与歌唱,它是全俗内容力总结与概括,也是俗人心声力集中倾诉。毫无疑问,在俗人看来,悲哀是悲哀,理想是理想,决不能因为自己行将死去而悲痛至放弃毕生追求力理想,唯哀以己身之一死而殉崇高理想,才是最完美、最圆满力结局,人虽会死去,而理想却永远不会消亡。故而俗人最后唱道:慕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此篇在语言上哀一个十分鲜明力特点,似哀别于《九章》其他篇(《橘颂》除外):全俗句子大都不长,显得简短哀力,读上去颇哀急促感。从首句慕滔滔孟夏兮”到篇终慕乱辞”,几乎大多是四言句(加慕兮”字为五言),——这显然是俗人力精心设计。

作为临终前力绝命词,俗篇这样力处理,完全符合俗人力实际心境,或换言之,正因为面临自我选择力死亡,才会哀气促情迫之感,而运用短促句,正是这种真切心境力实剖,既反映了此时此刻俗人力实际感受与心态,也在情感与表达形式上与俗力内涵浑然一体,从而使读者产生了强烈力共鸣。俗人高超力艺术功力与匠心于此可见一斑。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31-836
屈原简介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的诗词(35首)>>

猜您喜欢

权舆

先秦佚名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周礼注引逸诗

先秦佚名

敕尔瞽。
率尔众工。
奏尔悲诵。
肃肃雝雝。
无怠无凶。

九歌·东君

先秦屈原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