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网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宋代〕欧阳修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牵。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青苍缘万仞,杳蔼望三川。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

译文及注释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我们刚刚离别一年,竟有了无限的相思之苦。
梅圣俞:即梅尧臣,字圣俞。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这时我才知道,人的一生中,快乐的事情很少,而悲伤的事情很多。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我每每回忆年轻时候的日子,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人世如此艰难。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jī)牵。
那时的我放荡不羁无所阻隔,不拘小节,摆脱了很多束缚。
无所阂:无可阻挡。落魄:不拘小节。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我去年(公元1031年)三月来到洛阳,正是春深时节,花儿还没有凋落。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chán)潺。
龙门青翠,郁郁葱葱,伊水清澈,潺潺流淌。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我就在伊水边见到您,刚刚见到您我的脸上就露出欢笑。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我们拜谒了大尹钱惟演,一起在香山漫步。
大尹:州府长官,此处指钱惟演。

自兹惬(qiè)所适,便若投山猿。
我感觉十分惬意,就像笼子里的猿猴被放归山林。
惬:满足。投:放。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幕府中有众多文人,钱惟演爱慕贤德的人才。
幕府:地方军政掌管的官署,这里指钱惟演的府署。相公:指钱惟演。

希深好风骨,迥(jiǒng)出风尘间。
谢绛风骨极佳,远远超出凡人。
迥出:远出。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尹洙内心磊落,喜欢谈论远古的传说与历史。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尹言不爱讲话,但是背诵起来诗书滔滔不绝。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富弼喜欢喝酒,喝一百杯酒脸都没有红。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王复喜好清闲悠远的生活,和谢安尚未出仕时那样闲逸风流。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jiān)
杨子聪担任参军,座驾常常披着破马鞍。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张先因脱发败顶,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摘下帽子。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孙延仲才华扩大奇崛,非常喜欢作政论文章。
王霸:王道和霸道。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làng)仙。
梅圣俞擅长吟诗,我们都称其为阆苑仙葩。
吟哦:指作诗。阆仙:神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我自号达老,喝醉时一定像张颠那样。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洛阳是千年古都,千家万户都像风烟一样美丽。

荒凉见宫阙(què),表里壮河山。
宫阙显得荒凉,城市里外都如河山般壮丽。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我们相随多日平平淡淡,骑上马就像飞鸿翩跹。
相将:相随。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走出门垂柳遍布视野,我们在名园中信步。

嫩箨筠粉暗,渌(lù)池萍锦翻。
初生的笋笋壳鲜嫩,新长的竹子竹节上附着暗白色的粉,清澈的池水中锦鳞翻腾。
嫩箨(tuò):鲜嫩的笋壳。箨,竹皮,笋壳。筠粉:竹节上附着的白粉。筠:竹子的青皮;竹皮。渌:清澈。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凋谢的花儿洒满酒杯,杨柳的飞絮轻拂马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我们看尽清水翠竹,然后爬到嵩山顶峰。

青苍缘万仞,杳(yǎo)蔼望三川。
我们在青山中爬得很高,在雾霭中看尽三川。
缘:攀援。杳霭:远处的云气。

花草窥涧窦(dòu),崎岖寻石泉。
我们在山洞中窥探花草,在崎岖山路中寻找泉水。
窦:山洞。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
你站在树旁吟诗,我侧着身子醉卧在云朵上面。
欹云眠:侧身睡在云朵上面。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子聪怀疑太阳快要落山,说就像是信手攀援。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我们一起在三醉石上题诗,在八仙坛停留。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欣赏流水白云的心已经疲倦,我们就一起饮酒作乐。

飞琼(qióng)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歌妓仅仅十八岁,舞姿十分妖娆。
飞琼:侑酒的歌女。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歌女吹笙非常动听,歌女弹琴十分悦耳。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我自己为笙箫曲作上歌词,并送她了大酒杯。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珠帘卷着明月,夜气就像春天的云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灯光将花儿染成粉色,酒让脸泛红。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东堂的石榴花开得正好,将裙腰点缀得鲜艳。

插花云髻(jì)上,展簟(diàn)绿阴前。
我在云髻上插一朵花,在绿树阴前铺开垫子。
云髻:高高的发髻。簟:竹席。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快乐的事情不能达到,宴酣的歌声变为哀叹。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钱惟演因事得罪,被罢“同平章事”,贬谪到随州去当节度使。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shān)潸。
我在伊水畔送别他,互相凝视,泪眼潸潸。
潸潸:不断流泪的样子。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腊月的时候相公离开,接着您进京参加礼部会考。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我送您到白马寺,您一个人骑行进了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旧时的宫府中还有谁与我同在,新年时只有我没有归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
这时我写下这首诗篇,听的人都依依不舍。
依然:同依依,依恋不舍。

1、刘扬忠.欧阳修诗词:中华书局,2014:8-15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们刚刚离别一年,竟有了无限的相思之苦。
这时我才知道,人的一生中,快乐的事情很少,而悲伤的事情很多。
我每每回忆年轻时候的日子,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人世如此艰难。
那时的我放荡不羁无所阻隔,不拘小节,摆脱了很多束缚。
我去年(公元1031年)三月来到洛阳,正是春深时节,花儿还没有凋落。
龙门青翠,郁郁葱葱,伊水清澈,潺潺流淌。
我就在伊水边见到您,刚刚见到您我的脸上就露出欢笑。
我们拜谒了大尹钱惟演,一起在香山漫步。
我感觉十分惬意,就像笼子里的猿猴被放归山林。
幕府中有众多文人,钱惟演爱慕贤德的人才。
谢绛风骨极佳,远远超出凡人。
尹洙内心磊落,喜欢谈论远古的传说与历史。
尹言不爱讲话,但是背诵起来诗书滔滔不绝。
富弼喜欢喝酒,喝一百杯酒脸都没有红。
王复喜好清闲悠远的生活,和谢安尚未出仕时那样闲逸风流。
杨子聪担任参军,座驾常常披着破马鞍。
张先因脱发败顶,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摘下帽子。
孙延仲才华扩大奇崛,非常喜欢作政论文章。
梅圣俞擅长吟诗,我们都称其为阆苑仙葩。
我自号达老,喝醉时一定像张颠那样。
洛阳是千年古都,千家万户都像风烟一样美丽。
宫阙显得荒凉,城市里外都如河山般壮丽。
我们相随多日平平淡淡,骑上马就像飞鸿翩跹。
走出门垂柳遍布视野,我们在名园中信步。
初生的笋笋壳鲜嫩,新长的竹子竹节上附着暗白色的粉,清澈的池水中锦鳞翻腾。
凋谢的花儿洒满酒杯,杨柳的飞絮轻拂马鞍。
我们看尽清水翠竹,然后爬到嵩山顶峰。
我们在青山中爬得很高,在雾霭中看尽三川。
我们在山洞中窥探花草,在崎岖山路中寻找泉水。
你站在树旁吟诗,我侧着身子醉卧在云朵上面。
子聪怀疑太阳快要落山,说就像是信手攀援。
我们一起在三醉石上题诗,在八仙坛停留。
欣赏流水白云的心已经疲倦,我们就一起饮酒作乐。
歌妓仅仅十八岁,舞姿十分妖娆。
歌女吹笙非常动听,歌女弹琴十分悦耳。
我自己为笙箫曲作上歌词,并送她了大酒杯。
珠帘卷着明月,夜气就像春天的云烟。
灯光将花儿染成粉色,酒让脸泛红。
东堂的石榴花开得正好,将裙腰点缀得鲜艳。
我在云髻上插一朵花,在绿树阴前铺开垫子。
快乐的事情不能达到,宴酣的歌声变为哀叹。
钱惟演因事得罪,被罢“同平章事”,贬谪到随州去当节度使。
我在伊水畔送别他,互相凝视,泪眼潸潸。
腊月的时候相公离开,接着您进京参加礼部会考。
我送您到白马寺,您一个人骑行进了东上门。
旧时的宫府中还有谁与我同在,新年时只有我没有归还。
这时我写下这首诗篇,听的人都依依不舍。

注释
梅圣俞:即梅尧臣,字圣俞。
无所阂:无可阻挡。
落魄:不拘小节。
大尹:州府长官,此处指钱惟演。
惬:满足。
投:放。
幕府:地方军政掌管的官署,这里指钱惟演的府署。
相公:指钱惟演。
迥出:远出。
王霸:王道和霸道
吟哦:指作诗。
阆仙:神仙。
相将:相随。
嫩箨(tuò):鲜嫩的笋壳。箨,竹皮,笋壳。
筠粉:竹节上附着的白粉。筠:竹子的青皮;竹皮。
渌:清澈。
缘:攀援。
杳霭:远处的云气。
窦:山洞。
欹云眠:侧身睡在云朵上面。
飞琼:侑酒的歌女。
云髻:高高的发髻。
簟:竹席。
潸潸:不断流泪的样子。
依然:同依依,依恋不舍。

1、刘扬忠.欧阳修诗词:中华书局,2014:8-15

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排律是欧阳修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4年)冬天在夷陵所作。该诗创作的前一年(公元1033年),作者与梅尧臣相识郊游,后来梅尧臣返回都城,离开作者。青年欧阳修因怀念知心朋友梅尧臣,写下这一篇忆旧之作。

1、刘扬忠.欧阳修诗词:中华书局,2014:8-15
2、《宋史·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用询阴为河南主簿,钱惟演留守西京,特嗟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倡,一府尽倾。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

赏析

全诗可以分为三大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这是全诗的一个“总帽四,思点名了题目中“感事四的内容是“幽忧四,是与友人分别是的相思之苦,这让欧阳修感受到人生在世“少乐多悲患四——这也就是本片的写作缘由。

从“每忆少年事四到“展簟绿阴前四这七十六句属于第二大段。这一段是全诗的主要部分。诗人欧阳修在这一部分中回忆过去,写了一年前青年朋友叹相聚的时候的无穷乐事,以此回应第一段中“少乐多悲患四这句中的“乐四字。这一大段又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开头,作者写与朋友叹初识初聚的经过,以及癫狂落魄的情景;其次,作者回忆了对每一位朋友的印象;第三,作者写与朋友探幽访胜时的乐趣;第四,作者写歌舞宴乐的欢快场面。如此层层铺叙,步步推进,作者将西京留守府的青年才子叹的赏心乐事渲染得淋漓尽致。在这一段中,诗人欧阳修有意以乐景衬托哀情——极力渲染往昔的“相聚四时的快乐,正是为了反衬而今的“相离四的悲伤。

第三大段从“乐事不可及四到全诗结束,共有十四句。诗人欧阳修写“酣歌变为叹四,以抒发朋友离散后自己的苦闷心情。这种心情就如同作者在为洛阳之会的另一位友人张先所写的《张子野墓志铭》中所说的:“知世之贤豪不常聚,而交游之难为可惜也。四

这首诗是一首以叙事为主,写景抒情,并兼带议论的长诗。该诗描绘了宋仁宗时期一批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青年文学家的群体形象,展示了那一时期文人荟萃的历史生活画卷,对后人了解当时文化特征和文坛风气有认识价值。

1、刘扬忠.欧阳修诗词:中华书局,2014:8-15
2、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欧阳修集 卷二十七 居士集卷二十七)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欧阳修的诗词(326首)>>

猜您喜欢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

宋代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送参寥师

宋代苏轼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宜黄县学记

宋代曾巩

古之人,自家至于天子之国,皆有学;自幼至于长,未尝去于学之中。学有诗书六艺,弦歌洗爵,俯仰之容,升降之节,以习其心体耳目手足之举措;又有祭祀、乡射、养老之礼,以习其恭让;进材论狱出兵授捷之法,以习其从事;师友以解其惑,劝惩以勉其进,戒其不率。其所以为具如此,而其大要,则务使人人学其性,不独防其邪僻放肆也。虽有刚柔缓急之异,皆可以进之于中,而无过不及,使其识之明,气之充于其心,则用之于进退语默之际,而无不得其宜,临之以祸福死生之故,而无足动其意者。为天下之士,而所以养其身之备如此;则又使知天地事物之变,古今治乱之理,至于损益废置、先后终始之要,无所不知。其在堂户之上,而四海九州之业、万世之策皆得。及出而履天下之任,列百官之中,则随所施为无不可者。何则,其素所学问然也。

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积久,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其为法之永,则中材可以守;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

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余年之间,学有成者,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动,唯其所自肆;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而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夫然。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盗贼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

宋兴几百年矣,庆历三年,天子图当世之务,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而方此之时,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士之学者,皆相率而寓于州,以群聚讲习。其明年,天下之学复废,士亦皆散去。而春秋释奠之事,以著于令,则常以主庙祀孔氏,庙又不理。皇祐元年,会令李君详至,始议立学,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皆自以谓得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趋为之。故其材不赋而羡,匠不发而多。其成也,积屋之区若干,而门序正位讲艺之堂,栖士之舍皆足;积器之数若干,而祀饮寝室之用皆具。其像,孔氏而下从祭之士皆备。其书,经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无外求者。其相基会作之本末,总为日若干而已。何其周且速也!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固以谓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观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为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欤?

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而李君之为令,威行爱立,讼清事举,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时,而顺其慕学发愤之俗,作为宫室教肄之所,以至图书器用之须,莫不皆有,以养其良材之士。虽古之去今远矣;然圣人之典籍皆在,其言可考,其法可求。使其相与学而明之,礼乐节文之详,固有所不得为者。若夫正心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务,则在其进之而已。使一人之行修,移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可不勉欤!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故记之。十二月某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