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网

走马引

〔唐代〕李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译文及注释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我有辞乡远游的护身利剑,剑刃锋利得能把云层砍断。
走马引:乐府旧题。崔豹《古今注》:“《走马引》,樗里牧恭所作也。为父报怨杀人,亡匿山下。有天马夜降,围其室而鸣。觉,闻其声以为吏追,乃奔去。旦观乃天马迹。因惕然大悟曰:吾之所处将危乎。遂荷杖去入沂泽中,援琴而鼓之,为天马声,曰《走马引》。”我:游侠自谓也。辞乡剑:辞乡外出远游的护身利剑。玉锋:剑锋白净如玉。堪:能。截云:一作“裁云”。犹切云,极言锋刃之利。典出 《庄子·说剑篇》:“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在襄阳,骑马的行人熙熙攘攘,我的意气更是如春草生长。
襄阳:一作“长安”。走马客:一作“走马使”。谓游侠少年,即侠客。

(zhāo)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早上就嫌那剑光过于安宁,晚上又嫌那剑花过于冷淡。
光:一作“花”。静:一作“净”。剑花:指剑刃。花,一作“光”。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只知道挥剑斩凶,为人排忧解难,不明白先要持剑防护自身。
持剑向人:即将锋刃加诸对手。“不解”句:一作“解持照身影”。不解,不懂、不能,既可解作不明白先要防护自己的道理,也可解作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持照身,持剑防护自身。

1、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编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54-355
2、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1-52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有辞乡远游的护身利剑,剑刃锋利得能把云层砍断。
在襄阳,骑马的行人熙熙攘攘,我的意气更是如春草生长。
早上就嫌那剑光过于安宁,晚上又嫌那剑花过于冷淡。
只知道挥剑斩凶,为人排忧解难,不明白先要持剑防护自身。

注释
走马引:乐府旧题。崔豹《古今注》:“《走马引》,樗里牧恭所作也。为父报怨杀人,亡匿山下。有天马夜降,围其室而鸣。觉,闻其声以为吏追,乃奔去。旦观乃天马迹。因惕然大悟曰:吾之所处将危乎。遂荷杖去入沂泽中,援琴而鼓之,为天马声,曰《走马引》。”
我:游侠自谓也。
辞乡剑:辞乡外出远游的护身利剑。
玉锋:剑锋白净如玉。
堪:能。
截云:一作“裁云”。犹切云,极言锋刃之利。典出 《庄子·说剑篇》:"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襄阳:一作“长安”。
走马客:一作“走马使”。谓游侠少年,即侠客。
光:一作“花”。静:一作“净”。
剑花:指剑刃。花,一作“光”。
持剑向人:即将锋刃加诸对手。
“不解”句:一作“解持照身影”。不解,不懂、不能,既可解作不明白先要防护自己的道理,也可解作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持照身,持剑防护自身。

1、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编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54-355
2、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1-52

创作背景

《走马引》 系乐府旧题,原本咏写一个杀人者逃避追捕的故事。因乐府旧题咏写的是杀人报仇的侠士,旧注均认为李贺这篇《走马引》的主旨为咏写曾经杀过人的任侠之士。诗人自负其才而贫寒困顿,思得人救助而无所委命,不能不对世间所谓豪侠失望。《走马引》 正是这样的借题发挥之作,意在讽刺当时自诩豪侠者之流不过欺世盗名而已。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1-52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诩豪侠的市井少年的刻画和揶对,表达了诗人对当世侠士的失望,也隐含着诗人对理想侠士的渴念。开头两句是市井少年的自夸之辞,三四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骄狂之态,五六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躁进,态尾两句是对自诩豪侠者的揶对。全诗用典贴切生动,意蕴曲折幽微。

首联两句是市井少年的自夸之辞。夸说武器的锋利,实是吹嘘技艺的高超,自诩利刃天下无双,犹言自负绝艺天下难敌。

颔联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骄狂之态。“襄阳走马客”,此句的非实指,而是借襄阳历史名人来喻写所谓的侠客。襄阳历史上与骑马相关的名人,一是晋代镇南将军山简,他驻守襄阳时,经常醉后策马狂奔,自比中原健儿;另一个是梁武帝萧衍,他做襄阳守将时,他极备兵秣马,准备进击立都扬州的齐东昏侯。两个襄阳名人,一个醉后纵马,骄狂放荡,一个备马盘缰,立意杀人,确与骄狂无忌、渴望杀人的市井豪侠有几分相像,故喻之为 “襄阳走马客”。

颈联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躁进。他急切地想杀人立威,嫌日子过得太慢、太无聊。朝、暮,既有自朝至暮的意思,也有朝朝复暮暮之意。两句诗都表达同一个意思,以重复的笔法铺写的百无聊赖。这种嫌恨似是未曾杀过人者对于挺剑杀人的盲目向往,大言惑众,的非职业杀手未得新雇主时的恼恨。如果已杀过人,未必会如此张扬。李白《侠客行》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可见报仇杀人者,定会隐身远遁,不会喋喋不休地向人夸说自己有“辞乡” 的利剑,渴望锋刃饮血。

尾联两句是对自诩豪侠者的揶对。这与开头两句遥相呼应,开头是“豪侠”的自我吹嘘,态尾是对“豪侠”的当头棒喝。言外之意是说,自称能仗剑杀人的侠客,未必真有过人的本领,恐怕多半是言过的实的市井少年,连照看自身都未必能做到。

此诗的主旨是通过对自诩豪侠的市井少年的刻画和揶对,表示对当世侠士的失望;而在失望之中,实隐含着对于理想侠士的渴念。这后一层意思,透露出凄苦落寞而又激愤不平的身世之感。诗中曲折幽微的意蕴,非潜心涵咏,难以索解。

此诗另有一说,认为李贺亦用“剑”这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高度自诩和自信。诗人是用剑之锋利喻自己才能之卓异,谓志士有四方之意,怀抱利器,只知为人,不知为己,却终不得一试。

1、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编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54-355
2、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1-52
3、陈鹏程.英雄慷慨之音:中国古代诗词中剑意象的主要意蕴及文化成因[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9-31
李贺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李贺的诗词(234首)>>

猜您喜欢

题张氏隐居二首

唐代杜甫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婕妤怨

唐代皇甫冉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唐代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