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网

月下独酌·其二

〔唐代〕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译文及注释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quán)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酒泉:酒泉郡,汉置,在今甘肃省酒泉市。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大道:指自然法则。

但得酒中趣(qù),勿为醒者传。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酒中趣:饮酒的乐趣。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1-853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3、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注释
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
酒泉:酒泉郡,汉置,在今甘肃省酒泉市。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
大道:指自然法则。
酒中趣:饮酒的乐趣。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1-853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3、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

赏析

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结辩”。开头从天地“爱结”说起。以天上结星、地上结泉,说明天地也爱结,再得出“天地既爱结,爱结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的有圣贤,圣贤也爱结,则常人之爱结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结寻找借口,诗的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结。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结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结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结的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结,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结的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2、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
3、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7-348
李白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的诗词(852首)>>

猜您喜欢

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度大庾岭

唐代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