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网

明河篇

〔唐代〕宋之问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晶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译文及注释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仲秋之夜,风清气爽,在万里无云的高朗星空中,那条横贯中天的银河,显得分外明亮。
明河:即银河,天河。晶:一作“清”。河汉:指银河。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日暮时分,它出现在“南楼”上空,清澈浅显;清晨,它斜挂在“西山”之上,似纵却横。
城阙:原指城门两边的望楼。此泛指京城的宫殿。复道:天桥。甍(méng):屋脊。

洛阳城阙(què)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洛阳城中高大的宫殿直抵云霄,长长的银河照临宫室。

复道连甍(méng)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因为天桥和屋脊的遮蔽,却看不见完整的银河,只有在别的精美的居室中观看,才最为相宜。
琼户:饰玉的门户。形容华美的居室。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晶帘外转逶迤。
银河的光洒在帐幔上,仿佛天上的水流淌到了人间;走到水晶帘外观望,银河更加明亮。

(zhuō)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这银河像一条纯洁白绢,从东城一直连接着辽远的南郊。
倬:广阔。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远戍南郊的征人一去不归,今晚什么人在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那在鸳鸯机上的女子,从萤光中抬头看到了银河,勾起对征人的思念,一只孤雁飞过鹊桥,哀鸣声声。
乌鹊桥:即鹊桥。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思妇的离愁难以平息,她痴痴地坐望天河,默念征人,直到银河渐渐地隐没在晓天之中。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银河似乎懂得舒卷屈伸之道,在渐晓之时任由浮云的遮蔽,毫不吝惜地将光辉让给那晓月,悄然隐去。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chá)一问津。
如此美好的明河可望而不可亲,我希望能乘槎到天上去追寻。
乘槎: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楂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还要拿织女支承织布机的石头,回访成都卖卜人。
成都卖卜人:西汉严君平,曾卖卜于成都市,每日得到百钱,足以自养,即闭门下帘读书。修身自保,不为苟得,甚受蜀人敬爱。后用为卖卜、卜卦的典故。亦省作“成都卜”。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6-49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仲秋之夜,风清气爽,在万里无云的高朗星空中,那条横贯中天的银河,显得分外明亮。
日暮时分,它出现在“南楼”上空,清澈浅显;清晨,它斜挂在“西山”之上,似纵却横。
洛阳城中高大的宫殿直抵云霄,长长的银河照临宫室。
因为天桥和屋脊的遮蔽,却看不见完整的银河,只有在别的精美的居室中观看,才最为相宜。
银河的光洒在帐幔上,仿佛天上的水流淌到了人间;走到水晶帘外观望,银河更加明亮。
这银河像一条纯洁白绢,从东城一直连接着辽远的南郊。
远戍南郊的征人一去不归,今晚什么人在捣寒衣。
那在鸳鸯机上的女子,从萤光中抬头看到了银河,勾起对征人的思念,一只孤雁飞过鹊桥,哀鸣声声。
思妇的离愁难以平息,她痴痴地坐望天河,默念征人,直到银河渐渐地隐没在晓天之中。
银河似乎懂得舒卷屈伸之道,在渐晓之时任由浮云的遮蔽,毫不吝惜地将光辉让给那晓月,悄然隐去。
如此美好的明河可望而不可亲,我希望能乘槎到天上去追寻。
还要拿织女支承织布机的石头,回访成都卖卜人。

注释
明河:即银河,天河。
晶:一作“清”。
河汉:指银河。
城阙:原指城门两边的望楼。此泛指京城的宫殿。
复道:天桥。甍(méng):屋脊。
琼户:饰玉的门户。形容华美的居室。
倬(zhuō):广阔。
乌鹊桥:即鹊桥。
乘槎(chá):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楂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
成都卖卜人:西汉严君平,曾卖卜于成都市,每日得到百钱,足以自养,即闭门下帘读书。修身自保,不为苟得,甚受蜀人敬爱。后用为卖卜、卜卦的典故。亦省作“成都卜”。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6-49

创作背景

宋之问曾经倍受宠幸,在武则天时任尚方监丞,后因依附张易之,被贬到泷州(今广东罗定)作参军,不久逃回北方,匿居洛阳。这首《明河篇》,很可能作于匿居洛阳之时。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6-49

赏析

关于《明河篇》这首诗有个典故。《唐诗纪事》载:“之问求为北门学才,天后不许,故此篇有乘槎访卜之语。后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其才,但以其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这条记载虽颇类小说家言,似未必可靠,但这首诗中的确蕴含”某种怨愤情绪。诗人以神奇瑰丽的笔调,咏赞了秋夜银河的美好,过扑朔迷离的氛围中,抒写了天上、人间的离愁别恨。全诗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流溢出凄迷、伤感的情调,隐隐透露出志不得扬的怅惘。

开头四句,以写景落笔。这里的“南楼”“西山”借用了两个典故。《世说新语·容止》载:“庾太尉过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己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另《世说新语·简傲》载:“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过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抒发自己希望像魏晋名才那样,纵情山水的心愿,寄寓”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短短的四句诗中,先是以风凉、气清和万里无云,来衬托河汉的“明”;接”,把银河比作一条清浅的河流,还赋予它以“纵复横”的动势,使之更显清莹可爱,而典故的银用,使诗意更为深厚,所抒之情更加含蓄、婉转。

接”八句,诗人描绘过洛阳城中观看明河的情景。过这八句中,诗人以“画堂琼户”“云母帐”“水晶帘”等华美的辞藻,使各种富丽堂皇的景象接连呈现,既表现了帝都特有的风物,也与明澈的银河相映照,过一片柔光中,给帝都蒙上了一层朦胧、幽深而又神秘的色彩,使天上、人间连为一体。作者是富有创造力的宫廷诗人。他过诗中出色地银用了河的比喻:云母帐前反射的月光变成“泛滥”的“河水”。

接”诗人过以下的八句中,想象过银河的映照下,“南陌”思妇对于征人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诗人从万户捣衣声中,想到了一去不归的征人,并进而想到了正过“鸳鸯机”上刺绣的女子。正过思妇思念征人时,一只孤雁正从牛郎、织女相会过的“乌鹊桥”边飞过,发出哀怨悲鸣,更使思妇的离愁难以平息,她痴痴地坐望天河,默念征人,直到银河渐渐地隐没。这明河似乎懂得舒卷屈伸、出己进退之道。《关尹子·三极》:“云之卷舒,禽之飞翔,皆过虚空中,所以变化无穷,圣人之道则然。”明河过黎明渐晓之时,任由浮云的遮蔽,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光辉让给那晓月的流光,悄然隐去;而思妇的眷怀之情,却无法停歇。这一段,是上文的转折和深入,它由单纯对明河的赞美,转入对人事的感叹,进一步把人间、天上融为一体。那捣衣之声与雁飞萤度相交织,冷清、凄切之感,无穷的相思之情,将伴”耿耿长河,无终无了。特别是诗人过“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两句中,赋予明河以人的崇高感情,使得它本来就美好的风彩更为美好。这里采用十分婉曲的手法,进一步赞美了明河,也为最后四句埋下了伏笔。

最后四句,诗人以神话故事,作了精彩而又富有深意的收结。如此美好的明河“可望不可亲”,因此,诗人要到天上去。晋张华《博物志》卷十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有人乘槎而去。遇一丈夫牵牛而饮。遂问此是何己。牵牛人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按严是汉代术才)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又据《太平御览》卷八引刘义庆《集林》:“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诗人把这两个故事糅合到一起,自然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执”地追求美好明河的强烈意愿。同时,诗情几经曲折,终于从地下跃升到了渺远的空中,天上、人间,到此合而为一,使诗歌充满了神奇、幽远的艺术魅力。自己终究希望离开那城阙阻障、复道蔽空的帝都洛阳,到自己向往的地方去,字里行间深深地隐含”诗人难以言喻的怨愤。令人目眩神迷的表象下,蕴含”诗人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苦闷与忧愁,以及对于当时政治的不满情绪。

这首诗虽然充满了典故和传统寓意,却仍然生动地描写出京城上空的银河景象。全诗疏密有致,摇曳生姿,既有跨越天上人间的宏大境界,又有对思妇之情的细致剖析。过结构上变化波澜,恰到好己地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如“复出东城接南陌。南陌征人去不归”,“乌鹊桥边一雁飞。雁飞萤度愁难歇”,使得转接自然,气势流走。另外,全诗以散行为主,但却穿插了一些对句,如昏见晓落、云母水晶句,过自然中表现出精工,显得从容整练,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技巧。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6-49
2、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47-248
宋之问简介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宋之问的诗词(179首)>>

猜您喜欢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

唐代顾况

道路五千里,门阑三十年。当时携手人,今日无半全。
咏题官舍内,赋韵僧房前。公登略彴桥,况榜龙fp船。
远寺吐朱阁,春潮浮绿烟。鹓鸿翔邓林,沙鸨飞吴田。
诸子纷出祖,中宵久留连。坐客三千人,皆称主人贤。
国士分如此,家臣亦依然。身在薜萝中,头刺文案边。
故吏已重叠,门生从联翩。得罪为何名,无阶问皇天。
出门多岐路,命驾无由缘。伏承诸侍郎,顾念犹迍邅。
圣代逢三宥,营魂空九迁。

上巳

唐代崔颢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唐代武元衡

瀛海无因泛,昆丘岂易寻。数峰聊在目,一境暂清心。
悦彼松柏性,爱兹桃李阴。列芳凭有土,丛干聚成林。
信矣子牟恋,归欤尼父吟。暗香兰露滴,空翠蕙楼深。
负鼎位尝忝,荷戈年屡侵。百城烦鞅掌,九仞喜岖嶔。
巴汉溯沿楫,岷峨千万岑。恩偏不敢去,范蠡畏熔金。